重点资讯

新闻资讯

深度话题|奏响“互联网+民族团结”新乐章

来源: 日期:2022-02-28阅读:

编者按

颗颗石榴籽,殷殷手足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在过去的两年内,各级单位积极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成效显著。

武汉市江夏区创新“互联网+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着力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下功夫,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生态圈,依托“掌握江夏”APP,打造建设江夏“石榴籽”“云创”平台。

为了助力少数民族经营户疫后复工复产,江夏区探索举办首场“云品”民族特色美食直播活动。通过创新宣传载体,用直播、短视频、公众号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推介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故事,帮助少数民族经营户复产增收,增进少数民族群众与当地居民感情交流,“石榴籽”“云创”平台功能突出,反响强烈,效果良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52503

黔南州“互联网+民族团结”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黔南州率先开启“互联网+民族团结”平台创建示范项目行动,截至2020年12月底,基本完成了项目建设试点,在全国地方民委系统属首例。通过构建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结构、民族工作指标体系数据运行和运转方式,发挥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大增量的示范作用。

统筹运作确保平台科学规范。整合州内资源、凝聚各方智慧,确保“互联网+民族团结”项目试点成功建成,并利用项目平台技术,提升民族工作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业务工作督办,变传统赴县(市)调度为平台网上数据调度,拓展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新途径。注入新动能提升应用新能力;把全州544家民贸民品企业、253个民族特色村寨,纳入网上全流程管理的服务办理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考核、民贸民品企业申报、民族特色村寨等业务事项通过简化网上申报办理审批流程,缩短事项申报时间,全面提升了民族事务办理效率。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

2019年9月成立以来,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立足“五个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闻传播全过程“融”队伍汇聚力量,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强音。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自身能力,拓宽平台窗口,拓展宣传渠道,将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好声音、好经验传入千家万户,以最强“麦克风”奏响最美和声。“融”内容创新作品,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思想共识。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致力于挖掘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故事。借助“融媒体+中华文化”,让各族群众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融”民声情感共鸣,讲述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美好生活。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丰富宣传内容,讲述感人故事,自觉维护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融”资源服务人民,助力各族群众小康梦圆。在2020年兴安盟那达慕期间,融媒体中心采用直播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对各项赛事和文艺演出全程直播,展现兴安盟民族团结的盛况,创新“融媒体+电商”的扶贫新业态。走进各乡镇与合作社、乡土人才合作开展电商直播,推介科右前旗农特产品、美食美景和风土人情。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与企业以及旗就业局、妇联合作,用平台推送招工信息、培训课程,助力妇女增收。

元阳:“互联网+”让民族团结绘就最大同心圆

元阳县积极推进政企合作、村企联动,让民族团结搭上高速便捷的互联网平台,提升元阳哈尼梯田知名度,助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31989

“互联网+政策宣传”聚民心。元阳县利用元阳宣传网、元阳县人民政府网和云上梯田和美元阳、世博元阳哈尼梯田微信公众号适时推送民族政策,方便基层干部群众掌握和学习。组织省内外记者深入核心区蹲点采访,用保护哈尼梯田小故事解读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623FF

“互联网+特色产品”助民富。元阳县全力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稻梦梯田众创空间、元阳商城App等电商服务平台,并在元阳商城、杭州有赞等电商平台进行促销。成功注册“阿波红呢”和“元阳红梯田红米”等系列商标,带动农户发展红米稻种植9万亩,亩产值由2000多元提高到1万元左右。
“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铸品牌效益。利用互联网加大对哈尼梯田和核心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组织国家和省、州民族文化传承人对哈尼农耕文化、口碑文化、谍谱文化、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地普查、挖掘、收集、整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上传网络,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46CC

江西抚州市“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

2020年3月6日,抚州市民宗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市、县、乡、村四级民宗、妇联干部共5000余人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视频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课程,不断增进干部对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认识,为进一步发挥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引导各族职工、妇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基础。抚州市还将继续联合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共同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丰富网络课程内容和形式,运用新媒体宣传和制作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作品,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宁夏贺兰县“互联网+”绘就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贺兰县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推动县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多点融合,调动整合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和抖音等“九位一体”全媒体资源,搭建“中央厨房”采编一体化平台,创新建成“贺兰县融媒体中心”,以党媒的担当拓宽民族团结进步网络宣传空间和电商服务载体,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大增量,画大网上网下同心圆。

云矩阵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贺兰县委统战部全方位聚力,汇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特色优势,将媒体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步推进,按照“中央厨房”模式,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改革发展之路,建设“九合一”云矩阵,吸引超过30余万各族群众“真爱粉”,通过平台扩大创建“联络圈”,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好声音”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贺兰县拓展网络宣传阵地,融媒体中心占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宣传主阵地,以党媒带动社会新媒体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网络终端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的流量成倍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形成了“融媒体中心触角延伸到哪里,民族团结的故事就讲到哪里”的喜人态势,搭建了以网络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全新模式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必然。各级单位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宣传和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通过互联网传到千家万户,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奏起“互联网+民族团结”新乐章,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新闻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国民族网

红河日报        

华兴时报

黔南日报


责任编辑:许媛萍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68933808、010-6893369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E-mail:muapcc@163.com